2024/11/22 1:48:21
 
English     办公OA     邮箱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农村实用技术信息
 
小麦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徐 建

小麦根腐病又称青枯病,据记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麦区,华北局部地区偶有发生。1997年春在我县黄庄乡等局部麦田有发现,为防患未然,三年来我们对该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1 症状
      据资料记载,小麦自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到小麦根腐病的危害,幼苗受害时,病菌自幼芽鞘侵人,使芽鞘及根变褐腐烂,严重时幼苗’未出土即死亡。受害出土酌幼苗在近地的叶及叶鞘上产生病斑,使根茎基部腐烂呈黄褐色,病苗分蘖增多,病株逐渐萎黄而死。成株期发病可造成根冠腐烂,引起基部折断,植株倒伏。叶片上的病斑呈椭圆形、棱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相互愈合而成大块枯死斑。受害严重时穗部成白穗或仅部分结实,轻病株穗粒不饱满,种子胚变黑,叫作“黑胚粒”,因此又有“黑点病”之称。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小麦根腐病在田间的发生呈不规则分布,病死苗有两个高峰期,即:冬前三叶期以前和转年4月上旬即春三叶期,特别是浇完返青水后,成片死苗,最严重的死苗面积占发病麦田面积的50%左右,连片死苗面积有1 ~ 10平方米不等。死苗区域边缘或受害较轻的小麦表现植株细弱,易拔出地表,在抽穗期明显矮化,发黄,拔起植株会发现病株基部节间,尤其是分蘖节变褐;近地表的叶鞘大部分或全部呈黑褐色,有纵向裂纹;去掉叶鞘后可见节间和关节处有褐色至黑色不规则病斑;抽穗期观察:旗叶及其下部叶片上有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并有白穗现象,整株提前早衰,白穗内大部分为不孕小穗,已结实的种子表现干瘪或黑胚。
      2 病原
      连续三年取田间病株经室内分离培养后镜检,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HelminthosporiumSativumPamKingetBakke。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 ~ 5根簇生,深褐色,有分隔3 ~ 5个;气生菌丝白色,菌落黑色,分生孢子棱形至椭圆形,多细胞略弯曲,近中央处最宽,榄褐色,隔膜3 ~ 10个,形状似双翅目昆虫的蛹。病原菌在6 ℃ ~ 34 ℃范围内均可侵染小麦,相对湿度低于98%,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萌发最好。该病菌还可侵染大麦、冬草、看麦娘、雀麦、野麦、毒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草类。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1 传播途径。种子、病残体和土壤带菌成为初侵染菌源。病原菌以菌丝体潜伏在小麦种皮、胚乳、胚中或潜藏在地表和浅土层中,以及未腐烂的病残体中,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麦或散落于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小麦播种后,种子或土壤中的病菌从幼芽鞘侵入,然后上下蔓延至幼叶鞘及根冠等部位,造成芽腐和苗腐。越冬病残体上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随气流或雨滴飞溅传播侵染麦株地上部位,产生叶斑和叶枯,又经再侵染最后侵染穗部和种子。
      3.2 发病条件。
      3.2.1 播种过深。发病麦田位于该村永定河西岸,土质粘重。据实地考证,拔起早春发病苗或刚刚病死的麦苗,发现播种深度一般都在5厘米以上,最多的达7厘米左右,由手播种早(9月26日前后)、播种过深,使小麦在出苗过程中消耗过大,形成弱苗,抗病能力降低。
      3.2.2 营养不平衡。据调查,发病麦田多年来仅施氮、磷肥即二铵加尿素,不施有机肥和钾肥等其它肥料,不利于麦苗的健康生长。
      3.2.3 冻伤。暖冬及倒春寒频繁,经常造成叶片冻伤。致使小麦抗病力下降。如果凌晨突然降温至-3.7 ℃,出现霜冻,就会造成大部分麦苗出现冻害,麦田发病较重。
      3.2.4 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后,使局部低洼的地表积水过深,最深时可达50厘米,时间过长,有时2 ~ 3天,降低了麦苗的抗病力,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侵染。
      3.2.5 调用带病的麦种。
      4 防治方法
      4.1 严把种子关。每年种麦所需麦种一定要从远处无病区调入。
      4.2 药剂防治。播种前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方法是用种子量0.3%的20%粉锈宁乳油(三唑酮)或0.3%的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0.15%的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小麦冬前三叶期或越冬后返青至起身期即春浇第一水之前,每亩叶面喷20%粉锈宁乳油100克。
      4.3 农业防治。播种时一定要将土壤整平、整细,播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立方米以上或生物有机肥200公斤,并增施硫酸钾10公斤以上,播种时间掌握在10月1日前后,播种深度3 ~ 4厘米左右。小麦收获后,要将麦根及病残体充分清除出麦田烧毁,对于用上述措施仍无法控制的病田应及时与豆科、十字花科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