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媒 体 报 道 平 台
    媒体报道信息

【Hay Farmer◆独家】刘忠宽:疫情全球扩散 河北牧草产业机遇多挑战大
发布时间:2020/7/4 19:23:32   信息来源:荷斯坦HOLSTEINFARMER微信公众号   报道媒体:荷斯坦HOLSTEINFARMER微信公众号 2020年7月2日
 

河北作为我国奶业主产区,在奶业&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迎来新机遇。仅从奶牛对优质牧草需求看,河北省生产的全株玉米青贮基本能够满足,但苜蓿、饲用燕麦、天然草地青干草等优质干草缺口较大。未来发展模式、出路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河北省是我国奶业主产区之一,2019年底全省奶牛存栏114.8万头,居全国前三名,根据《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全省到2025年奶牛存栏要达到202万头。因此,优质牧草生产与安全保障成为河北省奶牛养殖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河北省人工栽培牧草种类主要为紫花苜蓿、全株青贮玉米、饲用燕麦,占到人工牧草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
        2019年全省生产性苜蓿留床面积44.14万亩(不包括退耕还草面积),产草量43.4万吨(其中苜蓿干草20.5万吨,苜蓿青贮22.9万吨),苜蓿留床面积前四的地市依次为沧州市、张家口市、邢台市、廊坊市,其中沧州市苜蓿留床面积25.3万亩(占全省苜蓿总面积的57.3%)、张家口市3.4万亩、邢台市2.6万亩、廊坊市2.5万亩;
        2019年全省饲用燕麦种植面积17.82万亩,产草量7.51万吨(其中燕麦干草5.41万吨,燕麦青贮2.10万吨),饲用燕麦种植面积前四的地市依次为承德市、张家口市、邢台市、沧州市,其中承德市饲用燕麦种植面积8.7万亩、张家口市6.3万亩、邢台市2.2万亩、沧州市0.5万亩;2019年全省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59.1万亩,全株玉米青贮总量674.8万吨,全株玉米青贮种植主要集中在唐山市、石家庄市、保定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
        从天然草地青干草生产情况来看,河北省主要来源于两个区域,一是以张承地区为核心的坝上草原,常年青干草产量25万吨左右;一是以沧州市为核心的滨海草地,常年青干草产量20万吨左右。
        仅从奶牛对优质牧草的需求来看,本省生产的全株玉米青贮基本能够满足,但苜蓿、饲用燕麦、天然草地青干草等优质干草缺口较大。
        2019年全省购买进口苜蓿干草达到24万余吨,购买国产(外省)苜蓿干草6万余吨,购买省外苜蓿青贮24万余吨;从澳大利亚购买进口燕麦干草3.2万余吨,从其他省份购买燕麦干草10万余吨,燕麦青贮16万余吨。
       
        河北省奶牛场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及存在问题
       
        围绕奶牛养殖-牧草种植加工-奶牛粪便肥料化利用的全产业链,以种养结合循环为主线,按照奶牛场全年优质青贮、优质干草需求量与粪便全部肥料化还田消纳的标准租赁配置土地(平均一头奶牛至少3亩地),统筹种植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牧草,建立集奶牛场养殖、牧草种植、草产品加工、奶牛粪便肥料化还田利用为一体的奶牛生态种养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根据奶牛饲养对优质牧草需求与区域气候条件,合理布局牧草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统筹生产加工干草与青贮饲料,建立奶牛经济高效的日粮体系;二是根据奶牛粪便产生规模与自有土地有机肥消纳能力,合理统筹不同季节奶牛粪便肥料化利用模式,实现粪便100%无害化肥料化与还田利用,降低环境压力、减少牧草种植化肥施用。河北省奶牛场种养结合循环模式运行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奶牛场流转土地自建规模化牧草种植基地,构建种养一体化模式,如河北青县福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县福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盘古乡北渔二庄村,公司始建于2010年6月,占地140亩,奶牛存栏1000头。公司以养殖奶牛销售鲜奶为主,与伊利公司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承包种植土地3000余亩,作为奶牛生产配套饲料地,其中种植苜蓿1000亩,饲用燕麦、青贮玉米2000亩。公司2019年产玉米青贮3000吨,苜蓿干草750吨,苜蓿青贮778吨,燕麦干草690吨,基本实现优质牧草自给自足,2020年公司继续扩大租赁土地规模1000亩,努力做到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全产业链发展。奶牛粪便采用两级干湿分离技术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固体作为奶牛垫床用,液体经氧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基本实现了全部奶牛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二是奶牛养殖场与牧草企业合作,组建企业联合体,构建专业养殖、专业种植加工、种养结合的企业联合型种养一体化模式。如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与河北景明农业开发公司企业联合体(位于沧州市中捷管理区)、河北乐源牧业有限公司与河北艾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联合体(位于邢台市威县)。河北景明农业开发公司经营土地近10万亩,其中常年种植紫花苜蓿、饲用燕麦、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6万余亩,配置了世界领先的德国进口牧草收贮设备、奶牛场粪肥施用机等机械60余台(套),实现了从收割、运输、加工到贮藏的全环节机械化。所有机器开足马力,一天可以收获苜蓿3000亩或青贮玉米4000亩,并且高标准保证牧草质量。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1亿元,总占地面积4000亩,目前奶牛存栏20000余头,年产优质鲜奶13万吨,年产值达8亿元;粪污处理区采用美国两级干湿分离技术。
        未来发展前景
        奶牛养殖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强,对于原奶生产端的奶牛养殖业将会维持在很大的存栏规模水平,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奶制品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基本沿袭着只养不种、种养分离的模式,一是造成优质牧草料短缺,大量优质牧草靠进口或国内长距离运输,导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大量粪便得不到及时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有效利用,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与压力。而通过构建奶牛养殖-牧草种植-粪污还田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奶牛养殖场种养一体化,则可以有效协调优质牧草就近生产供应、耕地用养结合、粪便有机肥还田利用等问题,显著提升乳产品质量和奶牛养殖效益。
        因此,奶牛养殖-牧草种植-粪污还田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将会成为河北省奶牛养殖与牧草产业发展的主体模式,对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一是土地流转难、流转成本高、流转使用不稳定等问题突出;二是融资难、融资慢、融资成本高;三是不同牧草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体系缺乏,牧草产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牧草收获、加工技术标准化程度还不高,牧草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家畜粪便有机肥周年消纳的高效牧草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缺乏,畜禽粪便还田利用的季节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六是不同土壤有机肥容纳能力还不明确,基于土壤质量安全的有机肥施用技术无法保障;七是由于运粪肥输能力问题,粪肥从牧场到牧草田间运输不及时,往往会耽误抢种时间和施用时间。
       
       
       
        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的机遇
       
       
        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及领导重视与支持,给河北省牧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2019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河北沧州调研,特别强调河北省要以沧州为重点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等牧草产业,为此河北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以沧州为重点的牧草产业发展推进政策。根据调研,沧州市2020年仅苜蓿新增面积就有望突破10万亩。
        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冀办【2019】21号)为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产业需求动力
        为落实中央及国务院奶业振兴精神,河北省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了《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并启动实施了河北省奶业振兴重大专项。规划纲要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按照打造“四个世界一流”要求,促进河北省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奶业竞争力,全面建成奶业振兴示范省。到2022年,奶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全面实现奶业振兴,奶牛存栏达到200万头以上。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绿色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工程。以奶牛养殖集聚发展为方向,按照“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全产业链发展要求,引导奶牛养殖企业向牧草饲料丰富、生态容量大的区域转移,大力发展优质奶源基地。适应优质奶源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牧草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国家粮改饲项目、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示范省为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河北省既是国家粮改饲项目示范省,也是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示范省。2019年国家粮改饲项目、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分别给予河北省的支持资金为23344万元、5700万元,两个项目每年的资金近3亿元。在国家有力的资金支持下,河北省以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为主体的牧草产业必将快速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奶业振兴苜蓿项目、种植结构调整项目、地下水压采项目等项目实施不仅为牧草产业发展注入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为牧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耕地资源保障
        河北省奶业振兴重大项目,每年均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苜蓿产业发展,与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一样,每种植一亩苜蓿一次性补贴600元,有力的促进了河北省苜蓿产业发展。另外,河北省实施的农田种植结构调整项目、农田地下水压采项目,每年资金高达60余亿元,专门用于发展节水型种植业(包括紫花苜蓿、饲用燕麦两大牧草种类),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不仅给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支持,更为实施引草入田提供了绿色通道,为河北省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耕地资源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与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的实施,对养殖企业自建规模化牧草种植基地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
        根据不完全调研统计,河北省规模化奶牛场计划或希望自建规模化牧草种植基地的占到80%以上,一是希望通过自建牧草种植基地来消纳粪便,二是希望通过自建自产替代进口牧草进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河北省绿色发展战略倒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与规模化牧草种植基地快速推进的趋势势不可挡。
       
       
        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河北省牧草产业发展迎来了非常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成本高、专业化机械服务组织发育滞后、草业龙头企业培育滞后等方面。
        土地流转难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牧草规模化种植的快速推进
        一方面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造成土地流转困难重重,流转土地使用稳定性缺乏保障,使得牧草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另—方面,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流转的成本不断上升,河北省规模化流转土地的租金大多数在600-1200元/亩,耕地租金的上升不仅影响了土地的正常流转,而且极大抬升了企业牧草生产成本、极大增加了市场风险。土地规模化流转难度大、流转成本高、流转使用不稳定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牧草规模化生产和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化机械服务组织发育滞后,成为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施肥机械、收获机械、加工机械等)服务组织的培育,是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河北省牧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值化及更好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潜力难以实现。
        牧草机械尤其是收获、加工机械,在国内机械研发刚刚起步难以委以重任的情况下,基本上还是以进口机械为主,但进口机械设备价格昂贵,例如克拉斯青贮联合收获机械单台套价格就高达200余万元,因此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服务组织资本投入压力巨大,让绝大多数投资人望而却步,同时又面临投资回报率偏低、服务牧草基地规模不稳固等不利因素与风险。国家农机补贴基本上不支持进口牧草机械,即使有,补贴额度也十分有限,一般一台套机械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12万元,而且过程手续较多、办理成本较高。对单台价格高达上百万元的机械来讲就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实际上对企业也没有什么大的积极性。
        草业龙头企业培育滞后,企业带动引导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足
        与国内牧草产业先进省份甘肃省、内蒙古等相比,河北省牧草企业(合作社)数量虽然不少(仅沧州市就高达100余家),但作为推动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的龙头企业发展规模总体偏小偏弱,虽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和实力仍然较小,带动作用弱。而对于牧草专业合作社来说,绝大部分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生产和管理方面都不及现代企业的发展,在牧草产业发展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河北省草业龙头企业培育滞后带动能力弱,成为河北省牧草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短板。
       
       
       
        河北省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
       
       
        加大牧草产业发展与牧草生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和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牧草产业发展的扶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应,发挥好财政投入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紧扣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立足本地区牧草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物质装备水平提升等方面,加强政策创设;要积极争取将牧草产品纳入“绿色通道”,不断强化牧草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积极从科技项目或部门财政预算中,拿出专项资金设置奶牛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重点开展有机肥周年消纳的牧草种植模式、优质草产品加工贮藏技术、区域资源特色的奶牛经济高效牧草型日粮体系、有机肥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等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
        加快探索建立牧草产业发展的土地规模化创新模式与机制
        一是加快实施土地流转,让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自建规模化牧草种植基地,实现企业内部种养一体化,进而推动牧草产业发展;二是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新型机制,由牧草企业统一进行牧草种植生产,农民按股份或托管合同分红,促进牧草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三是按照养殖企业+牧草合作社或企业+牧草基地+牧草种植农户、养殖企业+牧草企业的方式,奶牛养殖企业与牧草生产企业或牧草合作社签订牧草供销、粪便肥料化利用等协议,实现奶牛养殖企业与牧草种植企业或合作社的种养有效结合,确保牧草生产的出口安全、助力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改善融资环境,改变牧草企业融资难、无保险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构建新型融资平台,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建立牧草产业发展基金,放宽贷款条件、简化办事程序,及时满足牧草企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推动牧草产业保险的实施,加大保险支持力度。鉴于牧草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高,建议借鉴美国等草业发达国家的保险经验,参考国内农作物保险的具体做法,建立牧草产业保险制度,将牧草列为受保对象,支持牧草产业的稳定发展,确保河北省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牧草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服务组织培育
        一是将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服务组织培育,作为政府公益性事业来支持,整合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包括农机补贴资金)重点加大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牧草机械补贴支持力度和范围。一是资金不“撒芝麻盐”、“ 不做面”,要在牧草主产区“抓龙头”、“ 做点”,集中财政资金走以点带面支持发展模式;二是大型机械设备资金补贴比例至少达到50%以上,甚至突破机械设备补贴的上限。
        二是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服务组织培育,要实打实通过竞争选择培育有优势有基础的社会化牧草专业服务组织,不能放在养殖企业和牧草种植加工企业,以免形成只服务自己的局面,要秉承“专业人干专业事”, 培育真正的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惠及广大牧草种植农户、大户、合作社等牧草种植主体。
        三是创新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是机械服务组织的培育支持政策。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政策,简化贷款手续、设立无息或贴息贷款、政府贷款担保、社会化服务保险(如,因自然灾害造成牧草大面积不能播种或不能收获而导致的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械闲置问题等)等政策;二是支持推动机械设备资源共享经济发展,即国家及各级政府鼓励支持机械制造或销售企业向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机械设备优惠租赁,政府给予机械制造或销售企业一定的财政资金补贴,让双方互惠互利,共栖发展;三是支持鼓励社会上利用率不高的零散机械拥有者(企业、合作社、个人、国营农场、高校、科研单位等),以机械入股的方式加盟牧草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现代股份制企业股份分红机制进行利润分配,实现社会闲散资源高效利用。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团队成员刘振宇、智健飞、谢楠、秦文利为本文共同作者)




关键词:牧草产业,疫情,挑战        阅读:12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