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媒 体 报 道 平 台
    媒体报道信息

关注强降雨|薯类创新团队:及时破膜透气,做好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3/8/4 11:22:23   信息来源:燕赵农村报公众号   报道媒体:燕赵农村报公众号 2023年8月1日
 

甘薯属于耐涝性较差的作物,如遭受持续强降雨,田间排水不畅,地上薯苗和地下根部长时间被淹,在高湿、高温和低氧的环境条件下,植株往往发生生理性腐烂,并遭受病原细菌和真菌侵染,导致甘薯病害暴发蔓延,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减轻损失,具体措施如下:
        一、及时排水。强降雨后,防止薯苗长时间浸水导致死根、烂苗,应及时疏通排水沟渠,排出田间积水,必要时采用水泵强行抽排。对于丘陵山区,重点应关注地势低洼降水容易富集的地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情况,应采取挖坑塘抽排措施。切忌:必须选择排灌通常的区域进行排水,避免出现人为扩大涝灾区域的发生。
        二、清理田园。排水后,应及时将病苗、死苗等清理出田园,晴天时马上全园喷药,防止病害蔓延。
        三、破膜透气。田间积水后,土壤中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对于覆膜生产田块应及时破膜,加速水份挥发,降低土壤中含水量,以尽快恢复土壤容气性能,增加通透性。
        四、及时施肥。暴雨、洪涝灾害后,受影响的薯苗应根外喷施 0.2%左右的尿素液以加强光合作用,薯苗恢复后再土壤施肥。
        五、适时收获。正在收获的甘薯田,如果发生水浸,收获的薯块极易腐烂,应适时推后,待田间不潮湿时再收获,或收获后,及时通风放入低温库储藏。
        六、加强病害防治。长期的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重点做好甘薯茎腐病、甘薯瘟病、甘薯白绢病等病害的防治,特别注意预防甘薯茎腐病大面积发生危害。可选择滴灌冲施氯溴异氰尿酸、2%的春雷霉素水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照说明书用量充分混合后,用水溶解,采用滴灌冲施或者地表喷施。




关键词:强降雨,甘薯,灾后管理        阅读:40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