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燕麦处于拔节抽穗期,藜麦处于分枝现蕾期,春谷处于孕穗期,夏谷处于拔节抽穗期,春播高粱处于抽穗散粉期,夏播高粱处于拔节期,冀北春播区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芸豆等食用豆类处于灌浆期,冀中南夏播区绿豆、小豆、豇豆处于开花期。降雨过程结束后,建议群众采取以下技术减灾降损。
1、排水
农田积水过深、时间过长,会造成农作物根部供氧不足,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产生积水的地块,通过排水机械、挖排水沟等,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作层渍水排走。
2、追肥
持续降水形成的高湿寡照大田环境,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及时喷施叶面肥,加快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恶劣天气造成植株倒伏的,抢时扶正,并适当培土护根。一般涝灾排水后,在植株恢复生长前,可根据苗情适当喷施1%左右的尿素溶液(即1千克尿素兑100千克水)或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1:800或1:1000,即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80公斤或100公斤,一亩地用水量在40公斤左右)等叶面肥以及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以提高作物的生理活性和抗性。
3、松土
洪涝灾害后容易产生土壤板结,土壤中空气明显减少,不利于作物根部呼吸,通过中耕松土可破除板结,散墒透气。农田地表晾干后,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中耕松土,以破除土壤板结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4、授粉
目前春播高粱处于抽穗散粉期,降水不利于散粉,影响结实,雨后可采用无人机低飞等措施辅助授粉。
5、防病
持续性降水条件,易引起作物根茎腐病的发生,可喷施甲霜灵锰锌或甲霜灵与其他广谱性杀真菌剂的复配剂。高湿环境,还可能导致谷子褐斑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 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或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按照药剂标注的用量进行防治,若田间湿度持续大,病情发展较快,5~7天后再喷1次。春谷区穗瘟发生风险高,可在抽穗期、授粉后使用以上药剂进行预防。高温高湿易加重虫害发生,同时要做好虫害防治,穗期防治可以添加甲维盐、菊酯类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兼防玉米螟、粟灰螟、棉铃虫以及蝽类害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