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媒 体 报 道 平 台
    媒体报道信息

百姓看联播|这里有个“种子银行”
发布时间:2023/10/20 10:10:22   信息来源:冀云客户端   报道媒体:冀云客户端 2023-10-19
 


        “张杂谷”“藁优麦”“马兰1号”等,这些出自咱们河北的优质农作物品种,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就说“张杂谷”吧,创出了世界谷子单产的最高纪录,在全国14个省份得到推广,累计增产粮食40多亿公斤。
        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我省不断推进种业创新,保障粮食安全。
        农谚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培育一粒好种子,先要有好的育种材料,也就是种质资源。为了更好地保存种质资源,延长种子寿命,人们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等有价值的种子储藏起来,需要时,就把种子提取出来,进行培育。这就是“种子银行”。
        在咱河北的“种子银行”里,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近8万份种质材料。
        河北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主任耿立格说:“库里仅小麦资源就有5000多份。这个蓝粒,是优异的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培育了许多新品种。”
        在最近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我省的“种子银行”又新增种质资源近7000份,进一步丰富了库存。
        近年来,这个“种子银行”每年对外提供资源利用5000多份次,培育出冀麦等系列品种150多个。
        咱河北是农业大省,也是育种大省。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7个绿色高产节水小麦中,有6个是咱河北育成的。全国5粒微型种薯中,河北就占有1粒。这些都说明咱河北省的育种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河北正通过不懈努力,保护种质资源,为培育新品种打下坚实基础,让中国饭碗装上越来越多的“河北粮”。




关键词:粮油所,种质资源        阅读:19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