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媒 体 报 道 平 台
    媒体报道信息

风吹麦浪一线行 | 冀麦“双子星”测产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5/6/18 15:05:48   信息来源:冀云   报道媒体:冀云 2025年6月17日
 

6月12日,炽烈的阳光炙烤着辛集市位伯镇百福村的小麦千亩方示范田。几台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穿梭在沉甸甸的麦浪间,金黄的麦穗卷入机械,脱粒后的麦粒如碎金般簌簌落入粮仓。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备受关注的测产活动,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冀麦U87和冀麦138新品种示范田进行现场观摩和实打实收测产。
        在冀麦U87示范田,记者看到这片麦田里,小麦长势良好,穗层整齐均匀,粒粒饱满的麦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冀麦U87是优质强筋高产品种,特别适合加工高端食品,能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辉介绍道。
        上午十点,测产开始,农机手驾驶着谷王TB90G联合收割机缓缓驶入田间。随着机器的轰鸣,麦穗被迅速卷入,经过脱粒、筛选等工序,金黄的麦粒倾泻而出。专家们紧紧跟随,有的手持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各项数据;有的仔细观察着麦粒的品质,低声交流着。
        按照严格的测产方法,工作人员精确丈量实收面积,称量籽粒鲜重,测定含水率并除杂。经过一系列复杂严谨的计算,最终结果揭晓:冀麦U87实收面积3.12亩,折合标准含水率(13%)后平均亩产775.1公斤。这一成绩让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彰显了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而在不远处的1050亩冀麦138示范田中,同样是一片丰收景象,作为高产节水型品种,冀麦138一直备受期待。
        当得知冀麦138折合标准含水率(13%)后平均亩产达到806.59公斤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这样的产量,意味着我省小麦育种和种植技术又取得了新突破,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杨学举兴奋地说。
        “从今年测产结果来看,20亩连续收获产量达到806公斤以上,这在河北省测产中是较高水平。”李辉说道,“除了品种本身优势,我们在播种、水肥管理等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才让高产潜力充分发挥。”
        此次测产活动,不仅是对两个小麦新品种产量的检验,更是河北省在小麦产业发展上的一次成果展示。正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旗在观摩及测产会上所说,河北省作为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的科研主力军,在育种创新、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十四五”期间,育成多个国审小麦品种,带动农民亩均增收200元以上,还建立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推动标准化种植覆盖率提升至60%。
        然而,面对成绩,河北小麦产业并未满足。王旗也指出,目前仍面临优质种源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需提高等挑战。“十五五”期间,河北将强化种源创新,推广数字农业,深化产业融合,力争推动小麦产业再上新台阶。
        从一粒种子的精心选育,到一片麦田的丰收测产,冀麦U87和冀麦138的高产背后,是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是良种良法的完美结合,更是河北省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粮油所,冀麦U87,冀麦138,测产创佳绩        阅读: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