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任领导 人物风采 卓越成就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人物风采
   马平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964~)1985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和加拿大农部联合培养植病专业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加拿大农部列桥中心合作研究21个月,2001-2002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4个月,2007-2008年在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访问学者6个月。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华北北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生物防治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生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专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农业部高级专家库植保专家,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工作:从事农作物病害发病规律、生物防治和微生物农药创制工作。取得主要成就:在棉花病害研究和微生物杀菌剂创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2014年遴选为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黄萎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首席专家。“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全国有17家大学院所参加;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唯一一名棉花病害岗位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澳资金项目)、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课题以及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省级课题。
      针对微生物农药的四大瓶颈问题(高效生防菌株匮乏、货架期短、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使用技术不完善),创建了基于目标基因的高效生防菌定向筛选体系,从构建的3.5万余株生防菌资源库中挖掘出高效菌株300余株,研制出微生物农药新产品20个。通过发酵培养基改良、发酵和后处理工艺优化,显著降低成本;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和生防菌作用特点优选剂型并完善田间使用技术。目前已完成12个新产品的发酵生产、制剂加工工艺和应用技术,有效防治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重要作物病害。其中,微生物杀菌剂“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6年完成登记,为国际上首次登记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农药,在保定市科绿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生产,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河北省高新技术新产品”;基于此产品研制出防病增产微生物肥料2个并完成登记。微生物杀菌剂“100亿CFU/毫升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对蔬菜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等防治效果突出,且不产生抗药性,2012年转让江苏新沂中凯农化有限公司,预计2014年完成农业部农药登记,进入产业化阶段。2014年3个新产品转让跨国公司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在美国、巴西和欧洲等国家进行农药登记和销售。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新西兰国家农业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开发微生物农药的协议,并和国际生物龙头企业丹麦诺维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2007年以来新产品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云南和新疆等地推广应用,累计2300余万亩,纯收益40余亿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00多万公斤。通过色谱和分子技术分别阐明了防治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生防菌株的防病机制,首次揭示了多种抑菌物质协同增效在防病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研究了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灰霉病和棉铃疫病等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制出基于ELISA技术的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快速检测试剂盒;明确了大丽轮枝菌新的传播途径、生理分化特点和致病力变化趋势;在不同生态区域建立规范标准的人工病圃,为选育抗黄萎病和枯萎病棉花品种奠定重要基础;鉴定千余份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保障了棉花的安全生产;集成配套基于抗耐病品种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棉花病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物理隔绝法有效减轻了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危害。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培育棉花品种2个。在《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Plant Pathology Bulletin》、《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著作2部。
      建成国内领先的集5升-5000升发酵和6种浓缩设备的微生物农药规模化中试平台,具备了微生物农药系列中试发酵、后处理、制剂加工、新剂型研制、药效测定等产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实现了微生物农药研制到产业化开发一条龙的目标。
      获得各类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直五一奖章获得者,中共河北省委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马平事迹
作者:   单位:粮油作物研究所   时间:2014/8/6 0:00:00

马平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病害综合防治和微生物杀菌剂创制研究。1964年2月出生,1985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和加拿大农部联合培养植病专业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加拿大农部列桥中心合作研究21个月,2001-2002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4个月,2007-2008年在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访问学者6个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直五一奖章获得者,中共河北省委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华北北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生物防治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生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和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专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评议专家,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农业部高级专家库植保专家。
      马平同志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棉花病害综合防治和微生物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为了学习国外农业安全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多次到加拿大、德国、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开展长期合作研究和短期访问交流,学习工作期满后,放弃在国外工作学习的机会,按期归国,将所学知识和一片赤子之情报效祖国。他的绿色植保之路是从1993年开展棉花黄萎病的防治研究开始的,由于没有选育出过硬的抗病品种和适合的化学药剂,当时“全国棉花枯黄萎病防治协作组”解散时宣布棉花黄萎病仍无法控制。在这个背景下,马平同志根据微生物活体农药本身的特点,将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列为他们实验室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从全国主要棉产区采集分离到的3000余株根际微生物中,经过自主制定关键指标定向筛选多功能拮抗微生物,再经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田间小区和大田防病试验的反复验证,历经十余年,通过一次次的试验重复和一次次的失败重来,加班加点泡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终于率先创制出国内外唯一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高效微生物农药“10亿芽胞/克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并成功于2006年获得国家农药登记,整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面对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严重污染问题,他们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将今后的研发目标定位在针对农作物难以防治的重大病害包括土传病害和易产生抗药性的气传病害,创制系列、安全、多功能的高效微生物杀菌剂;同时抓住国家促进生物农药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耗时4年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微生物农药研发和制造中试生产线,为微生物农药的研发装上了助推器。目前,马平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针对微生物农药的四大瓶颈问题(高效生防菌株匮乏、货架期短、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使用技术不完善),创建了基于目标基因的高效生防菌定向筛选体系,从构建的3.5万余株生防菌资源库中挖掘出高效菌株300余株,研制出微生物农药新产品20个。通过发酵培养基改良、发酵和后处理工艺优化,显著降低成本;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和生防菌作用特点优选剂型并完善田间使用技术。现已完成12个新产品的发酵生产、制剂加工工艺和应用技术,有效防治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重要作物病害,促进了我国微生物杀菌剂产业化发展。转让保定市科绿丰公司、江苏新沂中凯公司、浙江泰达公司新产品5个,在全国13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通过色谱和分子技术分别阐明了防治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生防菌株的防病机制,首次揭示了多种抑菌物质协同增效在防病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研究了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灰霉病和棉铃疫病等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制出基于ELISA技术的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快速检测试剂盒;明确了大丽轮枝菌新的传播途径、生理分化特点和致病力变化趋势;在不同生态区域建立规范标准的人工病圃,为选育抗黄萎病和枯萎病棉花品种奠定重要基础;鉴定千余份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保障了棉花的安全生产;集成配套基于抗耐病品种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棉花病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物理隔绝法有效减轻了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危害。
      在近30年的农业科研工作中,马平研究员尝到了科研的艰辛,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2006年他以省级单位的身份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成功获得主持“十一五”国家863重大项目中的微生物杀菌剂课题,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17家;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唯一一名病害岗位科学家;2014年遴选为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黄萎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首席专家。同时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澳合作特别资金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2个;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类成果10项;2014年申报的河北省发明奖目前已通过网评和会评,进入河北省发明一等奖的答辩序列。发表论文90余篇,SCI源6篇;多次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参加编写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农业生物药物”和“生物产业”建议书和实施方案。担任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及河北大学硕导,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7人。2012年,他本人及带领的“微生物杀菌剂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入选150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马平研究员始终牢记服务“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袤的田间地头是科技工作者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为了使实验室研发出的高效生物农药和植保技术尽快转变为可被农民接受的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质产品,他经常带领科研团队进村入户,开展田间试验和科技服务;无论冬天有多冷、夏天有多热,在田间地头、在乡村的土教室里,总能看到他们在为农户做示范,为农民耐心讲解新技术,帮农户设计种植计划。多年来跑遍了河北省棉花主产县和蔬菜重点县,建立了河间、吴桥、南宫、邱县等多个棉花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和定兴、定州、徐水等蔬菜安全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多种方式向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示范户宣传植保新成果和新技术,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植保问题,受到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朋友的欢迎。
      2004年以来,马平同志开始担任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申请、科技外事和省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合理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设施条件,积极汇报沟通协调,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项目过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研究所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科研项目从2004年47项,经费不足300万元,一年一个台阶,发展到2008年承担项目数量达到94项,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到2013年已经连续4年年度经费超过1500万元,2014年上半年到帐经费1600余万元(含财政专项)。项目的级别和作用也显著提高,主要研究领域全面进入国家研究团队,提升了研究所在全国的科技影响力。在对外合作方面,与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合作和联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在省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方面,作为第一负责人,带领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在2011和2013年度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评估中均排名第一,被评为“优秀”等级。2010年度成功申请到农业部“华北北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农业部植保领域15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并担任第一任实验室主任。在研究所建成五个研发平台:“微生物农药发酵工艺和制剂化中试”、“农药剂型研制和产品加工”、“抗虫抗病生物测定标准化”、“抑病防虫等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和“作物农药残留检测平台”,拥有仪器设备938台(套),总价值3132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50台(套),30万元以上仪器23台(套)。这些实验室、科研条件和平台的建立,为今后申请国家项目、重大成果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