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政府信息公开
概况信息
制度建设
决策公开
建议提案
领导动态
成果动态
服务公开
督导检查
年度报告
网信工作
 
 
胡木强同志2013年在全院工作会上的讲话
来源:院党办室     日期:2013/3/6

同志们: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明确分类改革新任务
      从2011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文件,吃透改革精神,把握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
      改革的关键是确立新定位。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功能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其公益属性。改革后,只有公益服务类单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再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不得从事经营活动;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机制。在管理体制上,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在人事制度上,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保障上,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在财政支持方式上,构建公共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改革的实施是遵循新步骤。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不是“零打碎敲”式的改革,而是基于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式的深刻变革;不是简单的减人、减机构、甩包袱,而是有序规范、发展壮大、增强活力;不是“一刀切”式的笼统推进,而是在试点基础上的分类改革、分业推进、分步实施。我省的具体步骤是:2012年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2013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5年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准备是理清新思路。这次改革,既是一项较长时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改革时间跨度较大,就放松准备工作;也不能因为近期工作忙,就只顾当前不谋长远。这项工作,对我院来说事关重大,从现在起就由人事处牵头,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把握三条:一是科学界定职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按照农业科研的特点,界定职责范围,明确相应责任,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偏离公益方向等问题。二是严格编制管理。实行严格的编制总量控制和规范的编制结构管理,严禁超编进人和超职数配备干部。三是优化机构设置。按照农业科研的公益事业发展要求,在编制内适时调整结构布局,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我们现在做的各项工作,都要考虑到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性,为顺利推进这次改革做好各项准备。
      二、把握科技创新新趋势
      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近期连续十个1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和科技工作的新部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对农业科技提出的新要求,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一个专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促进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两大体系:围绕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性定位: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四项任务:一是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理论和方法;二是加快前沿技术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三是加紧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四是加速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五套机制:一是科研立项机制,强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保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二是绩效评价机制,切实解决重论文轻发明、重成果轻应用的问题;三是联合协作机制,强化产学研、科教推的协同创新,鼓励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四是科研诚信机制,打击科研造假,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五是人才培育机制,用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大科研基地聚集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以实际贡献评价人才。
      ——六类课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围绕粮食等基本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农业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节本增效等6大课题,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我们学习领会中央文件,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关键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上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在科技工作中,着力抓好三项重点:一是强化创新团队。总的看,我院现有的15支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计划”实施5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不配套、工作方式不适应、人员结构有新变化等原因,现有的创新团队及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的新要求,也难以再从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发挥优势,需要进行调整完善、强化健全。这项工作,由科技处牵头承办,春节过后党委会将听取汇报、专题研究。二是加强平台建设。近两年,农业部按照“学科群”来布局和建设、命名重点实验室和观测试验站,初步形成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或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试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的农业实验室体系。这套体系,为我们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中的平台建设任务,提供了新的调整、完善、加强、争取的更大空间。这项工作,由科技处牵头,财务处和各研究所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三是开展科技服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省政府新设的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为我们开展科技服务提供了新的激励机制。我们要用好这些政策,搞好项目协作,建好示范基地,推广转化技术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三、研究种业发展新政策
      近两年,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新政策,首次确立了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重要地位;首次明确了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首次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首次指明了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逐步与商业化育种分离,逐步与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这对我们以省农作物种业极度相关的科研单位来说,既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
      种业发展的新政策,为我们呈现了四个新机遇:一是发展现代种业,更加重视种业科技。“充分发挥骨干农业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新要求,必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发展种业科技,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科技为支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必将为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带来新动力。三是构建种业体系,更加体现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的新导向,必将为我们发展优势学科、做强优势种业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强化种业基础性地位,更加关注公益性研究。“引导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开展育种理论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新趋势,必将为我们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分类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奠定良好基础。
      种业发展的新政策,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挑战:在商业化育种体系中,逐步建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的新机制,必将加速科研院所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到“十二五”末将基本实现科研院所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的“事企脱钩”。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中,通过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大型企业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必将对我院现有的种子企业形成大的冲击。在新一轮种子工程中,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必将对我们已形成的种子科研、经营模式,带来全新的变化。
      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新任务。在功能定位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基础性研究实力较强、商业化育种不占比较优势、且没有种子经营企业的研究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科研方向,适时将商业化育种转让到企业,尽早抢占基础性研究的先机;对于公益性研究成效明显、商业化育种较有优势、种子经营业绩斐然的研究所,要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建立现代种业制度统筹考虑,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前景和职工接受程度,选定发展走向;对于公益性研究实力较强、商业化育种也有优势、种子企业经营不景气且没有发展后劲的研究所,可在妥善解决改制分流人员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与有发展前途的种子企业重组,适时完成“事企分离”,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在现实工作中,坚持唯实至上、决不搞一刀切。文件要求,是对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对现代种业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研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没有一剂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文件特别提出,公益性科研单位逐步与商业化育种分离,逐步与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这两个“逐步”就告诉我们,只能因势利导,不能一哄而起;只能创造条件,不能一哄而散;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决不盲目跟风。在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进程中,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逐步与商业化育种分离,逐步与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这是新一轮的种业科研分工,是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谋划、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决不能过于简单化;我们要遵循科研规律、把握农业特点、执行法律法规,决不能过于机械化;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条件成熟的可率先变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决不能盲目跟风;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做实,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和职工的可承受度,决不能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只有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政策、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才能在新一轮“洗牌”中使我们的事业再有新的发展。
      四、认识文化建设新指向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就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就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几年,我院把“提炼理念文化,抓好制度文化,推广标识文化,塑造园区文化、打造实验室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把农科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用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院的文化建设,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用先进文化引领事业发展。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科研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新文化,凝聚发展共识。树立“三农”需要与农业科技创新目标相统一的价值观;建立激励创新、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体系;尊重植根于团队合作的个体学术自由,营造百家争鸣、开放和谐的科研氛围;营造弘扬科学精神、坚守科研道德、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环境;创造服务优质、信息便捷、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激发人与人、人与团队、团队与团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创新理念、思维方式及竞争能力和协作意识,形成充满创新活力的农业科研文化。
      活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道德风尚建设。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新风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观;把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意识;把开展诚信建设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紧密结合起来,培育诚信风尚;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文明程度;把弘扬新时期农科院精神与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好风气。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促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园区文化、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爱岗敬业等,才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把创新文化的元素融合到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之中,使我们的理念文化、园区文化、基地文化和实验室文化等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们企业的产品品牌、诚信经营、质量保障、售后服务等科技型企业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我们的制度建设更有成效,管理工作更显规范,人才队伍建设更具特色,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寓教于乐,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热心支持。各单位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依靠群众,广泛开展合唱、舞蹈、书法、绘画、体操、球类、健步走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和体育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陶冶情操、健壮体魄。继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使大家在阅读中吸取知识营养,拓展智慧空间,增强工作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抵制低俗现象,提高职工科学素养。
      五、适应党建工作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央办公厅就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对继续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使党组织体系健全、设置合理、制度完善、机制灵活,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与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新格局。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把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要求,统一领导本单位工作。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职权。
      ——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参与决策、推动发展、监督保障的要求,会同行政领导班子共同做好本单位工作。凡涉及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党组织必须参与决策。对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或不按程序进行决策的做法,党组织要及时提出意见或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党组织通过为本单位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党员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把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
      为适应党建工作这些新变化,我们要从抓党组织班子建设入手,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大力选拔政治坚定、业务过硬、敢抓善管、廉洁奉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
      二是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意识,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管理。坚持党要管党,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杜绝搞特权。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四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浓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既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又积极引进和用好急需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创造活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五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所在单位和职工努力做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健全党内激励、组织关怀的帮扶机制,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同志们:我们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了解新政策,把握新需求,创造新成果,加快新发展,不断展现我们农科人新的风采,实现我们事业新的辉煌!


关键词:工作报告,会议,讲话,2013,胡木强        访问:16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