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龙院长2020年在全院工作会上的工作报告
|
来源:院直属机关党委
日期:2020/2/12
|
担当作为务实创新
努力为我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一在2020年全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张铁龙
同志们:
这次全院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省两会、省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总结2019年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2020年全院重点工作。刚才,我们表彰了20 19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上,印发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党的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四项重点工作专件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下面,我代表院党组和院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两大计划”,切实加强以党建为统领的自身建设,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新争取国家级项目经费6675万元,全年总计落实科研经费2. 34亿元,较上年增长10%;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是我院“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的又一次突破;主持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 8项;“八个一”院市科技合作稳步推进,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农业科技扶贫成效显著,相关经验在全省扶贫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加快领军人才培养,新增省高端人才2人,省管优秀专家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院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科研项目实施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项目117项。主持的“禾谷类杂粮提质增效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项目获批立项,经费总额3003万元,是我省2019年唯一获批主持级别的农业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名,新增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名,研发实力进一步提升;新争取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7项,各研究所均获得项目资助。其中获批“现代种业科技专项”21项,占该专项总数的31. 8%,凸显了我院遗传育种学科在全省的领先优势;落实中央补助地方条件建设项目2项,省财政条件建设项目2项,省发改委基建项目1项,新争取2020年省发改委基建项目3项。2个农业农村部条件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获批,1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全院创新平台条件有效改善;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制定《创新工程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研发启用创新工程科技专项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3 1个任务113项课题实施进展顺利。新增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园艺作物栽培生理等研究方向课题6项,项目结构更加优化;深入推进研究室建设,开展研究室工作总结汇报和研究室主任培训,凝练学科方向,明确产出导向,完善建设思路。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奖励5个优秀研究室,引导全院研究室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二)科技成果产出实现新突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参加完成的“饲草优质高效青贮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防治果蔬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微生物杀菌剂创制及产业化”项目和“西瓜抗病、耐低温、耐贮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获得农业农村部丰收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参加获得中华神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各类科研成果数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59个(其中国审品种22个),制(修)订省市地方标准3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0项,发表学术论文476篇(其中SCI/EI论文58篇);加强全产业链系列化技术规程的集成组装,启动集成小麦、谷子、水稻、花生、甘薯、韭菜、板栗等作物生产技术规程10项,其中2项技术规程已通过验收,获得有关主管部门高度评价;自主培育的衡4399、冀麦325等10个小麦品种被列为全省节水补贴小麦品种。观35、垦育38、冀谷39、冀豆1 7、冀863、丹杂2号、冀研108等1 1个作物品种被列入省级以上主推品种,其中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3和冀花16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上被评为“100项重大科技成果”,为全省高油酸花生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果园“四适三减”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等13项绿色安全生产技术被列入省级以上主推技术,其中“丘陵山区春播绿豆地膜覆盖生产栽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级主推技术。
(三)农村科技服务呈现新亮点。深入实施“八个一”院市科技合作新模式,按照“优势产业抓升级、特色产业扩规模、传统产业促调整、绿色产业强品牌”的工作思路,组建25个技术团队,服务衡水、邯郸等市(县)13家现代农业园区和74家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45个高效示范样板,助力培育8个区域公用品牌,打造20个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社会经济效益提升12亿元,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王东峰书记,赵一德副书记、时清霜副省长等实地视察了我院饶阳品牌蔬菜站并给予充分肯定。赵一德副书记批示:“省农科院围绕‘四个农业’建设,务实创新,‘八个一’模式推动了科技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值得充分肯定。要认真梳理有效做法,加大推广力度,为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作更大贡献。”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全省特优区布局,集中打造粮棉油、优质杂粮、果蔬、中药材等高标准示范基地30个,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3.1万人。其中,武安基地成功举办中国谷子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粟说一一粒小米的故事》系列片在央视黄金时间连续播出,获评“河北省名电视剧”奖,观看点击量超过3000万,社会反响强烈。曲周基地引领育苗产业迅速壮大,全县育苗规模达到7亿株,产值突破2.8亿元,举办首届中国曲周蔬菜种业博览会,打造曲周现代育苗“硅谷”。大力实施科技扶贫,调整完善专家服务团,人数增至229人,其中83人获颁国家科技特派员称号。组织142名科技人员深入120个贫困乡村,示范脱贫致富新品种新技术117项,科技支撑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能力显著增强;驻崇礼区两个扶贫工作队,扎实巩固脱贫成效,受到省委表彰。积极发挥农业科技智库作用,全年提交产业发展报告或技术建议19份,其中3份获省领导批示,11份得到省主管部门采纳并印发全省实施。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雄安新区管委会联合签署《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食品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开展培训示范。我院自主研发的近百项科技成果成功参展河北省科技成果展和第23届“廊交会”。科技服务突出成效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曰报、河北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310次,全院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四)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结合全省农业发展需求和我院科研特色,落实省级以上国际合作项目4项,落实国际合作基地1个,引进澳大利亚双院士1人;促成与日本信州大学合作,加快红肉苹果、梨矮砧选育合作研究;全年向日本、印度、法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派遣交流团组22批90人次,接待11批92人次国外专家、官员来访,相关研究领域对外交流成效进一步显现。围绕京津冀农业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三地农科院共同实施科技项目50项以上;引进展示京津新品种、新技术24项,举办京津冀青年学术论坛、产业发展研讨等交流活动10场次,开展技术培训或现场观摩14场次,培训农民技术代表630余人次;成功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19年工作会议,来自京津冀三地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涉农企业等共82个单位的216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深入研讨,有力助推三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五)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2名,招聘博士6名、硕士43名,全院博硕士占比达到63. 4%,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达54. 6%,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66. 1%,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挥院士工作站传帮带、博士后工作站育人才作用,新进站博士后1人,出站4人。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全院省高端人才增加到5人,省管优秀专家增加到19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突贡)专家增加到58人。重视工勤人才培养,1人获评河北省突贡技师称号。连续三年举办英语能力提升班,80名青年科技骨干听说读写能力显著提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处所级干部33人,其中新提拔10人,轮岗交流14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处,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各处室职能,机关管理体系更加顺畅;完善研究所绩效考核办法,将考评内容由4项增加到5项,新增3项附加奖励内容,考核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全面、合理,绩效导向更加鲜明;坚持人才分类评价,克服“唯成果奖励”和“片面追求数量”倾向,将评审业绩由4项增加到11项,职称评审标准更加完善;深化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改革,推进研究室主任年轻化,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六)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依法依规治院,全年制(修)订院《党组工作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基层党建考核办法》《青年英才海外培养计划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制度规定11项,进一步完善我院治理体系。加强职能绩效目标管理,制定院《2019年度重点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完善全员责任体系,实现权责明晰、运转有序。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作风评议,开展工作质量效能提升行动,加强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规范管理,改善文风会风。财政项目绩效目标管理进一步深化,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和项目招投标程序更加规范有序。院区维护和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后勤服务质量和西院整体环境明显提升。院属控股企业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效益稳中有升。从严落实综治维稳平安建设责任,制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实施方案和管理台账,深入开展安全保卫检查整改,深入开展社会多元化矛盾化解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和失泄密事件,确保了全院秩序良好、和谐安定。
(七)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建立完善覆盖行政、科研等不同领域党支部55个,分3批培训党务干部280人次,实现支部委员全覆盖。积极推进“双报到”工作,开展总支(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召开支部建设推进会,提高了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我院“结合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的做法在省直工委简报刊发;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两个责任”,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围绕科研经费等廉政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开展“三级书记”讲党课46场,建立支部微信、QQ学习群25个;改进调查研究方式,由院领导带队成立4个调研组,深入基层15次,听取意见建议156人次,收集梳理问题15项、25条,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4篇;认真检视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党组班子5方面问题10项,党组成员3方面问题38项,均按期整改完成;开展专项整治,针对9个专项24项整治内容,制定43项整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主题教育、国家安全观主题报告会、主题读书活动等,大力弘扬正风正气;选树“时代典型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农科院精神,营造团结干事、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我院先进人物事迹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40余次,全院多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五一巾帼标兵”“河北省五四青年奖章”“冀青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全院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打造和谐氛围,建设优美环境;加强统战工作,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重视老干部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两项待遇”;加强工青妇群团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院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认真落实院党组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做了大量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院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各市农科院与我们一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加强务实合作,全力服务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市农科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院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院党组、院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我院发展的各有关部门、各市农科院,向全院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在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和工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2020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三农”工作,重在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稳”字当头,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坚定不移落实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减四增”和“四个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步伐,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科研方向、选题立项与全省农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结合不紧密;单项技术较多,集成技术偏少;“会什么干什么”情况依然存在,“需要什么干什么”意识不够浓厚;在争取国家项目方面形势严峻,在国家基金项目上与各省兄弟院差距较大,部分研究所面临“十四五”国家级项目断档。二是科技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与政府需求、企业需要、农民期盼对接不够精准,科研成果产出总量不足和转化偏少问题并存,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都亟待提升;三是自身建设支撑全院各项事业发展能力不足。领军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第二梯队人才断档,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综合协调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资产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某些地方还存在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健全,绩效考核导向作用还不够突出;工作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作风浮躁、慵懒、应付、得过且过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河北农业科技创新的使命与责任,为实现全面小康做出贡献。要结合我院实际,不断提高创新水平,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在粮食稳产保供上,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加强优质、专用、节水的粮食作物品种选育和绿色高效安全配套技术研究集成示范;在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优上,要按照“两区”内保粮食、“两区”外求效益的要求,加强强筋小麦、鲜食玉米、杂粮杂豆、高端原棉、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特色果蔬、道地中药材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研发和示范应用;在服务脱贫攻坚上,要发挥我院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协助深度贫困地区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培养农业人才;在发展质量农业上,要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构建,加强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和追溯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在发展科技农业上,要紧跟农业科技国际前沿,完善现代农业研究技术手段,加强对外深度合作交流,加快物联网、区块链、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农业研究应用,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在发展绿色农业上,要加强作物抗旱需水规律和水肥耦合机理研究,加强节水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构建,加强病虫草害生物综合防控、农药肥料减施增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加强耕地保育技术和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在发展品牌农业上,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果蔬品质劣变机理与控制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溢价能力。要继续探索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深化院市科技合作,努力实现科技与政府、企业、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计划,全面加强以党建为统领的自身建设,推进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努力营造团结干事、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今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是:科技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新增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以上,申报省部级成果奖励1 5项以上,审定(登记)节水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双高”优质大豆、高油酸花生、杂粮杂豆、优质果蔬、药用植物、牧草等特色新品种40个以上,制(修)订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标准20项以上,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00项左右,研究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重点打造在全省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20个,示范新品种新技术80项左右,列入国家、省重点推广计划的自主创新主体技术10项左右,落实科技成果转化25项左右,院市科技合作和科技扶贫工程扎实开展。结合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推进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三、2020年重点工作
第一,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科技供给质量为目标,以深入推进研究室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效率。抓研究室建设。制定全院研究室建设规范,根据不同特色和工作基础,分级设定研究室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明确近期工作重点和产出任务,全院研究室建设达标率50%以上。完善研究室绩效考评机制,以提升高水平科研产出和高质量技术服务为导向,继续开展先进研究室评选工作,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加强对研究室主任接班人、青年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加强学术交流,探索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外聘专家制度,激发研究室持续发展内生动力。抓创新工程实施。今年创新工程项目的工作重点是中期检查评估,院科研处、转化处、人事处、财务处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在研113个项目的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经费执行使用、有待解决问题等情况进行检查,提高项目执行质量,有关结果作为明年项目预算调整依据。各单位要从立项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三方面认真抓好创新工程实施,注重总结、提炼亮点,做好评估迎检准备,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要推进项目信息化管理,对2019年启动的创新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所填报内容进行核查,提高管理效能。抓重大项目申报。要瞄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国家基金项目,加大宣传、指导、激励力度,组织小麦、大豆、谷子、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资源环境等优势领域专家团队申报项目,提高申报质量。各研究所要加强优势学科领域研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国家基金项目上下功夫。认真做好新一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的申报工作,力争承担数量只增不减。在省级计划上,要提前谋划、提前介入,认真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和现代种业科技专项的申报工作,力争实现我院省级重点计划的研究领域全覆盖。重点抓好省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的申报,力争优青项目实现突破。8个省级育种团队做好接班人安排工作,力争扩大我院在新设立育种团队中首席专家和组织单位的占比,稳固省内育种学科的地位。抓科研成果产出。对“高蛋白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要实行跟踪管理,强化服务协调、组织推进,力争实现我院“十三五”主持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的突破。重点做好黑小麦、鲜食甘薯、设施蔬菜精准施肥、蔬菜棚室结构、优质谷子等1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的谋划申报,邀请专家开展论证指导,提高命中率。加强粮油、杂粮杂豆、果蔬、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和节水栽培、牧草、中药材、滨海农业等领域创新研究,形成新品种、专利、产品等物化成果80项以上,形成地方标准、一级学报以上论文等技术成果100项以上。加强对已启动的10项全产业链技术规程进行提炼和推送,争取尽快进入省级以上主推序列。设立院青年科技奖,制定评审办法,锻炼青年科技人员系统梳理科研工作、整理撰写成果材料、接受质询现场答辩等综合素质,实现提前“练兵”,有关结果列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抓“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总结我院“十三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高规格高水平编制我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全省现代种业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草业、农产品贮运加工、农机装备等,立足我院资源特色、研究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培育,优质专用小麦、特色杂粮杂豆、“双高”大豆、高油酸花生、高稳产抗病优质机采棉花、优质板栗、绿色植保、生物防治、植物营养、高效栽培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特色专用机收玉米、优质果蔬、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达到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水平,持续加强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菌、盐土咸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等研究,增加农产品加工、营养农业等新兴学科研究内容,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全力提升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质量。围绕全省“一减四增”“四个农业”和脱贫攻坚等重点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抓示范基地建设。以提升综合效益和示范引领作用为目标,认真做好全院36个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以“规模大、技术新、质量优、效益好、品牌亮”为标准,重点打造宁晋/景县绿色小麦一玉米生产、大名高油酸花生、藁城“双高”大豆、武安谷子、阜城高梁、滦南优质果品、宽城板栗、太行山苹果(行唐/平山)、晋州鲜食葡萄、武邑综合园艺作物、曲周蔬菜基质育苗、固安/青县设施蔬菜、隆化中药材、任县冷棚蔬菜、顺平绿色果品、黄骅/清河优质牧草与绿肥、曹妃甸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等20个在全省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标志性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统一基地标识标牌,配套构建二维码信息查验系统,开展评优活动,提升基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抓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筛选我院自主培育研发的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冀麦325、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6和冀花19、抗倒抗病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早熟耐密适宜粒收玉米新品种衡9、光系列高端葡萄新品种、系列酿酒专用高梁新品种及二点委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重点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转化工作,扩大影响面和辐射带动规模,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充分发挥重大成果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构建技术转移转化宣传与发布平台,拓宽技术转移转化渠道,落实新品种新技术转让许可等技术转移项目30项左右,实现技术转移收益较大突破。抓院市科技合作。继续深化与衡水、邯郸、定州市的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省创新驿站建设,打造区域科技合作新高地。采取“八个一”工作模式,精准对接当地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建立技术示范样板,助力打造产品品牌、开发新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协助当地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科技+主体+农户”的利益联结和合作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创建技术示范样板50家,示范新品种新技术70项,举办各类技术服务活动150场次,助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或产品品牌。抓农业科技扶贫。发挥我院专家服务团和国家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对接“三区”贫困县有关部门、乡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技术示范、科技培训和产业帮扶,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种植业产业体系构建。选派155名科技人员对接帮扶贫困地区乡村30个,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以上,发放技术资料万份以上,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抓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建设。按照农业农村部总体部署,以乡村产业兴旺为目标,助力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全面发展。在全省选择3-4个行政村(镇),建设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良性发展,推行“科技+村两委+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突出产业带动性,农业产业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全省领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样板。
第三,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政策要求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深化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注重以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探索制定从各研究所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服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基金,用于人才引进和重大科技产出、重大贡献人员奖励的规范性制度。落实院《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科研诚信建设落实到项目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全过程。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按照全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部署安排,稳妥整合省级相关涉农科研事业单位,推进构建我省“农林牧渔加”科技研发体系。按照建立“全省一盘棋”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管理模式要求,以资金、项目为纽带,充分发挥市级农科院科研力量的作用。紧密结合全省农业发展需求,探索组建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各级各类对外合作项目申报,认真抓好现有省“百人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建议项目及引智项目的实施,提高项目执行质量。今年,我院将首次自筹经费,启动为期五年的与日本信州大学合作研究项目。外合处、科研处、财务处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协调对接和工作安排,加强资金、平台、设备等保障措施。有关研究所认真落实责任分工,集中力量争取最好合作成效。加强青年科技人员培养,启动院“青年英才海外培养工程”,每年选派15名左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赴国(境)外开展合作研究,开扩国际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各研究所、相关处室要认真谋划,确保取得实效;落实“走出去、请进来”要求,各研究所在加强因公临时交流出访的同时,要主动引进、邀请一些知名外国专家来院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落实我省实施农业对外开放行动要求,配合组建农业国际合作服务体系和专家服务团队,配合建立农业对外开放数据库和国别指南,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继续深化与京津两地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在科研创新、示范推广、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依托5个京津冀协同创新团队,4个联合实验室和6个联合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携手打造一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引进展示一批京津绿色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为我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持续完善自身基础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牢“人才强院”理念,编制院“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工作。由“等人上门”向“上门选人”转变,增加优秀“双一流”高校硕士选聘方式,拓展选才招才渠道。修订《关于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精准引才门槛,提高待遇水平。由“以引为主”向“引培并重”转变,鼓励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重点科研院校进修,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培训和多岗位锻炼,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人才“蓄水池”作用。进一步优化研究所领导班子结构,推进研究所中层干部年轻化。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科研助理的招聘及管理工作,各研究所要在职称评定、薪酬绩效、福利待遇等方面,探索可行办法,增强科研助理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培树优秀典型。用足用好我省关于成果转化奖励、推广服务收益分配等优惠政策,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基础条件,加大申报力度,争取实现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完善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条件建设规划(2021-2025年)》,加强技术论证和设备论证,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实验室一试验站”一体的平台体系。健全创新平台的“建管用”制度框架,完善实验室专门人才的管理、评价、使用相关办法,积极开展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和科学使用的技术培训,推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实现科研产出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加强工作质量效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全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强职能绩效目标综合管理,进一步强化时限意识和效率意识,实行台账管理,细化任务分工,建立全员责任体系,确保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全面实施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认真落实《河北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规范“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5个环节,所领导、项目负责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科学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供工作效率。加强西院环境综合治理和物业管理工作,打造健康美好环境氛围。加强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加强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加强信访工作和社会多元化矛盾解决,确保全院和谐安定。
第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长期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红色基因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培育新时代农科院人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挺纪在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办公用房、公车使用、公务接待标准,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提醒,拓宽信访渠道,强化日常监督,开展专项检查,认真履行责任,加强对科研项目评审、科技经费使用、工程招投标、选人用人、人员招聘、职称评聘等高风险领域的监督审查,发挥“监控探头”作用。春节后,我院将专题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0年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院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统战工作,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促进和谐型农科院建设。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热忱为老干部服好务。
同志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19年已经过去,关键的2020年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院党组的工作安排上来,按照已经明确的五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工、狠抓落实、担当作为、务实创新,推动全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贡献。
临近春节,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纪律作风问题,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禁止公款旅游,坚决禁止用公款购买贺卡、烟花爆竹,坚决禁止用公款购买礼品、购物卡、有价证券,坚决禁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坚决禁止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坚决禁止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坚决禁止公车私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做好困难职工和老党员慰问。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带头执行。
同志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在此,我代表院党组、院领导班子,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院的干部职工、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市院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春节快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 2020年2月12日印发
|
关键词:张铁龙,2020,工作报告 访问:2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