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政府信息公开
概况信息
制度建设
决策公开
建议提案
领导动态
成果动态
服务公开
督导检查
年度报告
网信工作
 
 
服务稳产保供 支撑产业发展 为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在2022年全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来源:院直属机关党委     日期:2022/1/27

同志们:
      这次全院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总结回顾2021年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刚才,我们表彰了2021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上,印发了2022年全院“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专件(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下面,我代表院党组和院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征程开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计划,全面加强以党建为统领的自身建设,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圆满实现“十四五”开门红,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一)整体科研水平稳中有升。全年新增国家级课题(含子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09项,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总量达到432项,总到账科研经费超过1.6亿元,全院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保有量和整体科研水平较“十三五”稳中有升。其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淮海多因子障碍粮田产能提升定向培育技术模式与应用”,全院主持在研的项目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达到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创近3年新高;获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创近10年新高;获批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34项,我院作为首席专家单位,承担河北省“十四五”育种创新团队项目9个,占全省总数的45%,保持了遗传育种学科在全省的优势领先地位。此外,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名、综合试验站3个,新增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专家15名、综合试验站3个,支撑农业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科学制定“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目标,统筹加强研究室建设顶层设计,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对畜牧科技、食品科学、乡村振兴研究、智能装备和智慧农业等新兴学科开展系统化论证,为学科准确定位和良好起步奠定基础。
      (二)科技供给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7项。其中,主持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各类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审定(登记、鉴定)农作物新品种69个,同比增长12%;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07项,同比增长23%;审定标准技术规程68项,同比增长35%;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459篇,其中SCI/EI源论文95篇,总数同比增长8.5%。全院共有9个自育新品种、14项生产技术和6套绿色安全技术模式入选河北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序列,自主研发的“二点委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与中国农大联合研发的“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十项重大引领性技术。继续深入开展体系化产业技术研究,在2020年基础上,2021年再度完成大豆、葡萄、西瓜、设施黄瓜、草莓、高粱、梨、桃、玉米二月兰和山前平原夏玉米10项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并通过验收,为河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标准。
      (三)平台条件建设持续完善。认真落实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条件建设五年规划,各项建设项目稳步有序推进。2021年,全院科研平台建设总投资额度超过9000万元,刷新历史单年度投资记录,实现“十四五”平台建设“开门红”。其中,在建“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Ⅱ期”“国家植物保护保定观测站”和“国家土壤质量深州观测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项目3项,在建省级基建项目、省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项目6项。全院“院级-所级-特色学科”三级实验室试验站保障体系初步构建,科研平台“建管用”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进一步深化,平台条件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全院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科技成果示范亮点纷呈。依托我院自研新品种新技术,在全省9个设区市的40个县(市、区)建设科技成果示范基地44个,累计示范面积6.8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88万亩,示范新品种新技术300余项,服务省级以上园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60余家,示范效果得到主管部门和广大农民认可,多个基地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国家、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以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宁晋县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持续深化院市科技合作,高标准实施与衡水、邯郸、定州的科技合作项目,与秦皇岛市达成科技合作意向,围绕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油菜、特色果蔬、中药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22个产业开展“定制式”合作服务,建立高标准示范样板73个,培育企业(产品)品牌20余个,服务省级农业创新驿站10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助力支撑4个村镇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促进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农村科技服务成效显著。积极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形势变化,不断提升应时、应邀、应急服务能力,全年组织技术观摩指导近千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超3万人次,参与录制河北电视台“农博士在行动”100余次。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累计完成科技成果交易50项,实现转化收益1418万元。开发完成“燕赵农科”APP网络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开辟技术传播新途径。加强农业规划设计,在涉县制作巨幅大地稻田画“女娲补天”,成为全省旅发大会标志性景观和县域新地标。提出技术政策建议(报告)36份,其中,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联合提出“中国粮食发展研究”调研报告得到农业农村部三位部领导批示,近20篇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或主管部门采纳。大力开展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参与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推荐“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147名,完成省级科技特派员认证备案105名。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完成驻村人员调整,帮助新建新型冷棚1600平米,探索开展鲜食葡萄、西甜瓜和特色蔬菜技术示范,确保两个村坚决不发生规模返贫,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六)科技对外开放务实高效。积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外新冠疫情变化形势,拓展合作渠道,运用灵活方式,有效推动对外合作项目落实。与罗马尼亚丰都良国家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向日葵育种栽培开展双边科技合作。稳步实施与日本信州大学的合作,在红肉苹果和梨矮化砧木选育方面的研究按计划稳步推进;中美国际合作项目“旱作区域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研究”顺利通过验收结题,圆满完成任务。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实施引智项目,邀请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国家的8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我院工作成效在全省2021年重大引智计划对接会上作了介绍,得到肯定。
      (七)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改进引才方式,加大引才力度,全年招聘引进博士21名、双一流硕士2名,招聘博士中符合人才引进资助条件的9名、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3名、重点院校和国外留学经历的14名,博士引进数量质量创历年之最。加强领军人才培养,我院“微生物杀菌剂产品创新与产业化创新团队”被四部委联合授予“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另有4人入选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得省优秀专家出国培训资助。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新进站博士后9人、出站1人,现在站博士后达11人,为历史新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树立了积极向上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全年共提拔处级干部6名(正处级1名,副处级5名),轮岗交流正处级干部2名;组织完成12名处级干部试用期满考核;于去年年底启动院机关和6个研究所共21名领导干部的提拔调整工作。完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7名处级领导干部(正处级5名、副处级2名)因退休或辞职等原因不再担任现有职务,有效推进了干部队伍年轻化。
      (八)治理能力水平逐步提升。坚持依法依规治院,加强制度建设,全年制修订《研究所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办法》等制度7项,管理框架进一步完善;加强绩效管理,我院获得2020年省直部门职能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加强财务及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我院获得2020年度省直部门决算工作“优秀”等次和“河北省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称号;加强后勤服务保障,物业管理和水电气暖平稳供应进一步提升;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安全保卫检查整改,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失泄密事件,确保了全院和谐安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要求,按期圆满完成改革调整任务。在改革“压机构、减编制”情况下,全院新增事业编制20个,总数达到1003个,组建了“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实现了我院多年来组建食品加工专业研究机构的愿望,同时保留驻石以外研究所正职领导职数,新增部分副职领导职数,单位编制和领导职数设定方面均超过同类其他单位。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学科布局,明确了职能定位,实现了科技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达到了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功能、提升创新能力的改革目标,全院事业发展翻开新篇章。
      (九)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结合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工作思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9次,坚持“书记领学”制度,持续开展“每日一学”,全院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聚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考核机制,严格组织生活,开展观摩培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登上新台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四史”宣传教育、创先争优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开展“三级书记”宣讲党史活动20余次,举办各类报告、合唱、参观等100余场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为农产品保供办实事、为区域农业发展办实事、为乡村产业振兴办实事。我院工作成效得到省委巡回督导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3次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上刊发。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常态化廉政提醒和经常性警示教育,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和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确保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完善网络阵地安全管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积极培树先进典型,我院先进人物事迹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00余次,全院涌现出省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巩固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全院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打造和谐氛围,建设优美环境;加强统战工作,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重视老干部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两项待遇”;加强工青妇群团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院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认真落实院党组工作要求,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做了大量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院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省直涉农科研单位、各市农科院与我们一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激发担当精神,加强务实合作,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2021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全院“十四五”科技事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回看这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院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院党组、院领导班子,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院事业发展的各级有关部门、省直涉农科研单位、各市农科院,向全院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在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和工勤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二、形势分析和存在问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和省委明确提出,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三农”这块压舱石必须夯得实之又实,这是工作任务,更是政治责任。
      我们要看到,当前“三农”工作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稳产保供压力增大。一是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国内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仍在持续,粮食、农资等大宗商品价格始终高位运行。二是极端灾害风险频发。“拉尼娜”已经形成,河北冬麦区晚播麦安全越冬和春季管理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科技服务指导。三是重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突破瓶颈制约更加迫切。目前我省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已十分有限,要保单产总产,只能在增量上做文章,就要向农业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这都给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研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成果,为加快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粮食总产1.3万亿斤以上,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加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把握住种子耕地这两个“核心要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作出具体安排:要坚决服从服务国家大局,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全省粮食总产在740亿斤以上。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些指示都为我们做好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对标建设“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的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一是按照“四个面向”凝练科研命题的机制仍不完善。我们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组建了农产品加工、畜牧科学、智能装备等亟待加强的学科,但整体研发体系仍不够系统,与河北农业生产实际结合仍不紧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仍是短板,尤其是在生物育种最新技术手段应用上仍有不足,前瞻性、突破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偏少。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有待加强。今年我省农业的核心任务是稳产保供,对于我们农业科技工作来说,就是要在品种和技术两个关键领域发力。但我院目前对设施专用果蔬品种、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技术等有效供给还有差距,对全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三是服务现代农业主战场能力仍有不足。综合型、社会影响较大的示范基地还不多,基地建设绩效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我们虽然研究集成了20项全产业链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但是缺少能够完全体现展示这些技术规程的标准化示范样板。对于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开展的应急服务、技术储备和建言献策不足,尤其是一些紧急灾害应对措施的提出存在滞后性。四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加强。2021年,我们在引进招聘高水平人才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个别高学历人才申请调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提供科研条件、待遇水平、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等多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按我院科技人员的年龄结构,今明两年,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都将面临退休,但第二梯队和青年后备人才仍然没有完全跟上。五是改革步伐需进一步加快。改革意识还不够强,在建强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上的主动性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省农科院与各市农科院、省直涉农科研单位的协作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打造全省农业科研“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缺乏有力的抓手。六是综合管理效能还有待提升。综合协调管理水平还需提高,资产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导向作用还不够突出;底线思维需进一步加强,某些地方还存在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工作作风需进一步改进,浮躁、慵懒、应付、得过且过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影响着我院科技事业发展,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尽快解决,不断完善。
      三、2022年任务目标和工作安排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省两会、省委农村工作会部署安排,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围绕全省“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为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计划,全面加强以党建为统领的自身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提升综合治理效能,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加快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总体工作目标
      ——科技创新目标: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项左右,在研国家级课题(含子课题)达到30项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10项以上;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审定(鉴定、登记)高产稳产、优质专用、绿色生态新品种30个,力争完成40个;获得授权专利50件左右;制(修)订农业技术标准30项,力争完成40项;申报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0项以上;研究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服务目标:示范新技术120项,打造各类科技示范基地或样板170个以上,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咨询、观摩、帮扶等科技服务活动300场次以上,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和农民18000人次左右,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家以上,提交技术或政策建议(报告)20份,全年实现技术转移收益1000万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安排
      第一,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认真落实“四个面向”总要求,以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效率。一是抓好重大项目申报立项。要抓住各类重大科技项目结题立项的关键时期,积极适应“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科技管理改革新变化,及时捕捉相关信息,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提高申报获批率。要瞄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找准科学问题,积极组织开展谋划、论证和申报工作,探索有效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院国家级项目保有量;要加强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持续增强优势学科研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断巩固我院育种、节水等优势学科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要关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尤其加强省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的申报,力争实现突破;要认真做好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的换届工作,积极与主管部门和相关团队沟通协调,全力做到岗位科学家(省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综合试验站数量只增不减。二是抓好重大成果谋划培育。要重点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认真总结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实施经验和工作亮点,全面梳理品种、技术、产品、专利、标准、高水平论文、产业发展报告或政策咨询等科研产出情况,深度凝练重大科研成果。要系统掌握全院的成果储备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成果的精准培育,对标国家奖进行“查漏补缺”,对苗头性强的全力支持,力争“十四五”时期在主持获得国家奖上取得突破。要做好院青年科技奖的组织评审。2020年,院设立青年科技奖并成功举办首届评审,在储备优秀成果和锻炼青年科技人员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要举行第二届,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宣传政策,加强培训指导。广大青年科技人员要通过这个平台,努力锻炼自己系统梳理科研工作、整理撰写成果材料、接受质询现场答辩等综合素质。今年的评选,务必要继续坚持“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就靠真材料,比拼真本事,真正发挥青年科技奖的作用和价值。三是抓好省财政创新专项实施。我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已实施了四年,共安排资金3.2亿元,目前完成了一期项目。去年9月份,时清霜副省长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我院专题听取了创新专项的实施情况汇报,对项目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时清霜副省长的指示精神,细致做好一期项目总结验收工作,既充分体现为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从中总结经验不足,不断提高创新专项的执行绩效和管理水平。同时,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新一轮项目指标任务,严格绩效管理和过程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确保良好成效。四是抓好研究室建设。团队是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两年来我们把研究室团队建设作为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抓手,制定了全院研究室建设规范,将其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专项立项中,明确提出必须以研究室为团队进行申报。今年院还将继续围绕研究室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修改完善研究室建设规范,进一步完善研究室绩效考评机制,积极调动院、所、研究室三方的能动性,加强学术交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加强科研诚信,打造科研文化,全面提升整体学术水平。通过研究室高质量建设,变各自为战为团队协作,变结果评价为过程和结果评价,加大高水平科研产出,提升高质量技术服务,加快领军型人才成长。建设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需要有一批一流研究所支撑,需要一大批一流研究室支撑。每个研究所都要谋划建设一批一流研究室,争取用三四年时间,在科技产出、经费数量、人才队伍、平台条件、服务生产上达到省内领先、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水平。院主管部门要抓好统筹谋划。五是抓好农业科技对外开放。充分认识并正确对待世界疫情大流行和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给对外交流工作带来的深刻而长期的影响,按照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围绕节水创新、种质资源开发、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循环处理等领域,加强与国外农业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探索有效合作模式,务实开展合作研究。要做实做细在研国际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继续做好引智项目实施。要全力推进与日本信州大学在红肉苹果和梨矮化砧木选育方面的合作研究,确保取得扎实成效。要进一步优化院英文官方网站内容和版面设置,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作用。要力争落实本年度青年英才海外培养计划,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有效开展对外交流。
      第二,全力提升科技服务质量。要以服务河北全面乡村振兴为目标,坚持把全省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清单”作为我们农业科技的“服务清单”,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一是抓好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以高标准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设、宁晋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省级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等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大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要求,对接服务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地方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打造高质量技术示范基地(样板),加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推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支撑作用。二是抓好院市科技合作。从2018年探索实施“八个一”科技合作新模式至今,我们的院市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为衡水、邯郸、定州等市域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广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充分肯定。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启动与秦皇岛市的院地合作,在卢龙、抚宁、青龙、昌黎、山海关等地区,围绕高油酸花生、杂粮、水稻、草莓、梨、桃、板栗、葡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定制式”服务,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项目责任,扎实开展科技合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同时,要继续认真做好与衡水、邯郸、定州市的合作项目,真正把院市科技合作做成我院服务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三是抓好农业生产服务指导。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稳定供给,农业科技服务要发挥重要作用。全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要求,充分发挥院专家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作用,围绕全省粮棉油、瓜果菜、中药材等农业生产活动,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观摩、技术宣传、技术咨询和产业帮扶等各类技术服务活动,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影响,加强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指导,为保障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稳定供给做出贡献。要下功夫打造我院“燕赵农科”APP技术传播品牌,强化对实用技术的发布和及时更新,创新专家讲课交流互动等方式,积极探索有效激励运行机制。四是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依托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加快构建技术转移转化宣传与发布体系,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意识,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转让与许可和各类有偿科技服务活动,提高技术转移转化收益,走好“最后一公里”。五是抓好农业科技智库建设。以建设现代农业高端智库为总目标,针对河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调研活动,快速反应,积极献策,服务政府决策、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和农业防灾减灾,提高对策建议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政策方案。六是抓好驻村帮扶工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返贫的底线”要求,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模式,扎实做好院驻崇礼区清三营乡朝阳村和南窑村的帮扶工作。要保持年度资助力度不变,集中资源支持两个帮扶村尽快完成从脱贫攻坚到全面乡村振兴的平稳转变。
      第三,持续完善自身基础建设。一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强院”理念,根据学科发展、产业需要招聘引进人才,建立合理的科技人员队伍结构。探索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新方式新方法,精准引才门槛,坚持“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并举。对驻石外引进人才困难的研究所,要加大支持力度,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选派优秀青年专家国内外进修培训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素质和水平。着力加强第二梯队和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多压担子,多创造机会,促进青年人尽快扛起学科发展重任。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蓄水池”作用。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机制和分类评价考核机制,有效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强化绩效导向作用,加大院级即时奖励力度,进一步“增额扩面”。各研究所也要用好成果转化收益等可用资金,做大奖励增量。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科研助理的招聘和管理工作,在职称评定、薪酬绩效、福利待遇等方面积极探索可行办法,增强科研助理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和选人用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我省《若干措施》,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原则,进一步对处所级领导干部进行充实和调整,继续优化研究所领导班子结构,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年轻化。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政策的宣传,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对相关政策的清晰认知,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三是加强科研平台条件建设。认真执行全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条件建设五年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助,从“院级-所级-特色学科”三个层次不断完善平台体系框架建设。认真做好在建的国家、省平台建设项目,持续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健全科研平台的“建管用”制度框架,完善实验室专门人才的管理、评价、使用相关办法,持续推进综合实验室和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实现科研产出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四是加强综合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民主治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全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综合协调,确保机关各部门职能清晰,运转有序。加强职能绩效目标综合管理,进一步强化时限意识和效率意识,建立完善全员责任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为推进无纸化办公奠定基础。加强保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从今年开始,保密工作将被纳入省委巡视内容,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严格规范保密文件和保密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保密纪律。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控机制,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按照省委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动员会要求,认真制定方案,深入查找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工作效能。要加强西院环境综合治理和物业管理工作,打造健康美好环境氛围。五是加强国家安全和平安建设。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督查考核细则,严格执行院反间防谍管理规定和国家安全分析研判制度。从严落实综治维稳责任,以实验室试验站安全使用和工作区生活区安全保卫为重点,做好应急值守、信访维稳和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确保全院和谐安定。多措并举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认真落实日报告、卫生消杀、测温排查等防控措施,积极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不断巩固抗疫成效。
      第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结合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工作思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强化理论学习,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锤炼干部职工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保持全院意识形态稳定、健康主流态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执行组织纪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廉政教育,坚持廉政提醒,强化日常监督,开展专项检查,围绕科研项目评审、科技经费使用、工程招投标、选人用人、人员招聘、职称评聘等高风险领域进行过程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充分发挥监督“监控探头”作用。春节后,院党组将专题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今年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院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加强统战工作,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促进和谐型农科院建设。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热忱为老干部服好务。
      同志们,今年的具体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有序有力开展工作;要加强责任分解,会后将本次会议精神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要到岗到人,确保责任层层落实;要加强督导检查,坚持日常管理、重点抽查、季度总结、年终考评相结合,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定期向院反馈,适时公开通报;要加强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差异化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临近春节,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坚持“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要高度重视纪律作风问题,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禁止公款旅游,坚决禁止用公款购买贺卡、烟花爆竹,坚决禁止用公款购买礼品、购物卡、有价证券,坚决禁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坚决禁止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坚决禁止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坚决禁止公车私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做好困难职工、老党员和老干部慰问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带头执行。
      同志们,今天是农历小年,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在此,我代表院党组、院领导班子,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院的干部职工、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春节快乐!


关键词:张铁龙,2022,全院工作会,报告        访问:229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备案号:冀ICP备09020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