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助力河北省燕山板栗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昌果所板栗团队在燕山板栗主产区的宽城满族自治县艾峪口村建立燕山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基地立足省农科院板栗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积极推广和示范,促进成果规模化落地。在示范基地内,示范推广“燕山早丰”“大板红”“燕山硕丰”和“X 19-94”等自育品种,以及包括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技术、板栗大树‘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栗园肥水精准高效施用技术、栗园树下近自然生草保水抗旱技术,栗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5项自研板栗标准化核心技术。
2024年,艾峪口板栗基地核心区500亩栗园植株生长健壮,树体结构合理,栗果负载理想,亩产236.1kg,优质果率达90%,其中一级果率达82%,亩均减肥、减药、省工350元以上,达到较好的基地示范效果。
目前在示范基地内,良种累计种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果园生草管理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经济效益较常规果园增加20%以上,减少用药、用肥30%,取得显著生态效益,较新技术输入前亩均增收30-40%,年总增收1000万元以上。艾峪口村板栗基地产量稳定,年产板栗达1000吨。通过农科院科研人员近10年的戮力打造,最终培育成以示范基地为主体,融合板栗产、购、销一条龙产业模式的全产业链综合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万亩园、千吨产、亿元值”的“京东板栗第一村”,成为京东板栗产区具备典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技术示范样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