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9 Friday
   科研成果
   桃新品种‘艳保’‘脆保’选育及应用
【项目来源】
【研究起止时间】 2001-2014年
【主要完成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主要技术内容】

本项目针对我国北方桃产区主栽中熟品种‘大久保’,上市过于集中,果顶及缝合线处近成熟时变软凹陷,硬度小,贮运性能差;果实着色率偏低等问题,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延展成熟期、大果、硬肉、离核、自花结实、风味甜的桃优良品种‘艳保’、‘脆保’,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1)育成优质、高抗、耐贮运桃新品种2个。‘艳保’, ‘大久保’实生;果实发育期95天,近圆形,果面90%着鲜红晕。平均单果重270g,果肉黄白,硬溶质,汁中多,充分成熟果实硬度8.5kg/cm2,可溶性固形物12.5%,离核,果实酸甜适度,品质上。 ‘脆保’,‘大久保’实生;果实发育期105天,近圆形,果面95%以上着鲜红晕。平均单果重268 g,果肉白色,硬溶质,汁中多,充分成熟果实硬度8.5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离核,果实酸甜适度,品质上。2011年‘艳保’‘脆保’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2年8月8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河北省农科院主持,邀请专家对‘艳保’、‘脆保’进行鉴定后认为,‘艳保’和‘脆保’两品种在具有‘大久保’果个大、离核、自花结实、丰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征的同时,果实着色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得到明显提高。成熟期方面,‘脆保’与‘大久保’同期成熟,‘艳保’较‘大久保’提早成熟10天,填补了‘大久保’前后果品供应空挡;在桃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和选育出的新品种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研究确定了桃实生树阶段转变的确认与控制方法。通过桃实生树内源物质多胺、多酚变化规律测定,明确了实生树发育过程的2个生理转折点,即46-50节为实生苗童期的结束点,81-85节为进入生殖生长期的起始点。“一种调控桃实生树阶段转变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通过实生种子提早解除休眠、人工气候箱催芽、温室单粒营养袋播种、倒大钵、炼苗、定植和整形修剪,桃实生树播种当年即可通过童期,进入成年营养生长阶段。应用此方法,将桃育种周期由15年左右缩短为1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7篇。 至2014年12月‘艳保’、‘脆保’已在昌黎、山海关、乐亭、迁安、永清、卢龙县、抚宁、邢台、辽宁建昌等市县区推广2.22万亩,通过采用配套栽培技术,实现平均亩产2800kg/亩以上,较‘大久保’等同期成熟品种平均亩增效益2650元以上,累计新增利润1764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艳保’、‘脆保’的选育成功,增加了新的桃抗性种质基因资源,丰富了桃消费市场品种,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增加了市场竞争力,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以显著缩短桃育种周期、节约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社会效益巨大。‘艳保’、‘脆保’桃的选育成功及配套技术的应用开发,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我国桃品种结构,促进桃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成果适用于全国大久保桃生长种植区域。

【主要完成人】 刘国俭、常瑞丰、王召元、张立莎、李永红、韩继成、陈湖、崔丽贤、李艳霞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