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成果
省部级成果
专利
 
   
   首页科研成果介绍省部级成果
平菇专用优良品种冀农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与推广
(2004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项目针对我省没有平菇专用优良品种(菌株)生产姬菇,没有适宜当地资源气候条件的栽培技术,制约生产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育种等相关研究空白基础上起步。充分挖掘我国平菇类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资源,通过广泛引种与野生调查相结合,以商品性要求为目标,对国内28个用于平菇生产的菌株进行专用菌株初筛选;又根据该商品菇生产以农副产品作培养料,生料处理为主,设施条件简易,季节性栽培,需耐低温、抗杂能力突出的菌株与之相适应的需要,对初筛遴选的最优菌株冀农11野生菌株,进行9年9代的环境诱导、自然变异和双重选择,最终首次育成了适合生产姬菇专用的平菇优良品种冀农11,填补了我国姬菇专用菌株的空白。进一步研究掌握了冀农11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科学解释了困扰生产姬菇多年的捂棚闷棚现象;设计了专用菇棚,提出了“料水分潮”等系列新概念,建立全新的专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形成省颁生产标准;创新的“三系配套”推广方法,培育了以冀农11为龙头,年产值1.8—2.5亿元,全国最大的河北省姬菇产业。冀农11品种特点:平菇类糙皮侧耳(P.ostreatus)种中首次育成的一个生产姬菇专用的优良品种,填补了我国专用种空白;其原基分化密集,出菇最低温度1—3℃,抗青木霉污染,生物转化率149%,菌盖颜色深、菌柄颜色白且比例协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口感脆嫩,味道鲜美。
冀农11配套栽培技术特点:设计了以定深度、定宽度、定等高、定常设山墙风口为特征的“四定地沟拱棚”;独创了以端放料装袋法,间隙排袋、微孔发菌法,双“C”型开口法,分束采摘法,及转潮注水补养法为核心内容的专用栽培技术,既符合冀农11生长发育规律,同时又完全满足了在简易条件下进行季节性生产优质姬菇的要求,能使菌种良好生物学和生产特性充分表现出来。并以该技术为依托,制定出了河北省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
推广应用:积极探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推广新机制,通过建立菌种供应及技术推广体系、产品销售体系和职能部门服务体系,形成科研单位+农户企业+政府组织的新型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产品—效益的快速转化。目前,冀农11成为国内食用菌生产应用周期最长和面积最大的品种;其配套技术为全国最大的姬菇产区—河北省冀州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撑,产地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庞大姬菇产业的兴起使当地成功进行了传统农业区的结构优化调整。
友情链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农业部 中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农业信息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农业信息网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制作维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电话:0311-87652120 传真:0311-87652121 邮箱:qq@q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