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项目针对食用菌出菇期由适宜温度季节向外延伸尤其是向高温期延伸和生产区域向远离城镇集中消费区方向发展变化后,产生的品种不适、菌种质量事故频出、菌袋菌丝生长劣化污染严重、菇体商品性状变差和急需开发新类型商品菇等阻碍产业发展的多重复杂问题,以占全国该种类总产量70%、50%、80%的河北省三大特色种类——滑菇、金针菇、微型平菇为研究对象,从品种选育、菌种纯度、菌丝体培养和子实体培育等囊括食用菌生产全程的四个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攻关,获如下技术进步:
1.克服三大特色菇类品种混乱障碍,将获得的育种资源经单孢杂交、农艺性状标定、微型平菇发育规律研究等不同育种路线,选育出了适宜河北省主产区栽培的系列优良菌株。
2.克服棉籽壳物料特性易缠结压缩比大和小口径容器喂料难、料行阻力大的障碍,发明了循环利用输液瓶制高纯菌种的生产设备。
3.研制出了使菌丝体免受滑菇霉菌感染、金针菇细菌隐性污染、平菇绿霉污染、害虫侵害,防止栽培失败的实用控制措施,以及提高菇体商品性的有效方法。
技术经济指标:
1.杂交育成滑菇新菌株1个,筛选出适宜河北省主产区栽培的滑菇、金针菇、微型平菇优良菌株7个。
2.设计制造成繁殖食用菌高纯菌种的装瓶设备,获发明专利1项。
3.集成了以控制污染为核心的滑菇、金针菇、微型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共3套。
推广应用情况:
本技术在河北省食用菌三大主产基地——平泉滑菇产区、灵寿金针菇产区、冀州宁晋微型平菇产区获得集中应用,并辐射至省内其它产菇区和周边省产菇区。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效益: 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篇,在克服食用菌生产两大顽疾——菌种纯度低、杂菌感染方面,创新了栽培技术,支撑着占河北省食用菌总产量67%的滑菇、金针菇、平菇产业持续发展,已实现纯效益89317万元。2010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