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邀请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总站、沧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田间检测专家组,赴黄骅市对谷子所研发实施的“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应用效果进行现场考察,并开展小麦实打实收田间测产。
针对渤海低平原区盐碱农田旱碱麦与高粱轮作存在的生育期不匹配难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成功研发出“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双早”模式,即选用“早熟相宜品种搭配”并应用“早熟保产生物酶制剂”。自2023年起,该技术在黄骅市进行示范推广。
经专家组现场测产认定,应用该新技术的旱碱麦亩产达到493.9公斤,创渤海地区旱碱麦产量新高。这为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成功实践范例,标志着该技术在盐碱地粮食增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