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资环所组织的“碳氮循环”专题“农业碳氮循环与科技论文写作经验介绍”青年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以“农业碳氮循环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为主题,特邀安徽农业大学周国朋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保所王蕊副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朱二雄副研究员三位领域专家作专题报告。资环所党总支书记、所长侯升林、副所长贾良良、副书记王丽英等领导出席活动,与所内外40余名科研人员共同探讨农业碳氮循环研究前沿,分享科技论文写作经验。
会上,周国朋教授系统阐述了绿肥—稻秸联合还田的创新研究成果,从还田效应机制解析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应用,深入揭示了绿肥培育健康土壤的内在机理,为农田养分循环调控提供了突破性的技术路径,其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王蕊副研究员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数据,创新性地聚焦深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研究,通过解析残体碳变化特征、微生物群落影响及菌群互作关系,构建了残体碳积累机制的理论框架。报告特别设置了论文写作实务环节,从选题构思、实验设计到期刊投稿,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可复制的论文创作方法论。朱二雄副研究员从多学科交叉视角,深入剖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形成与稳定机制,研究涵盖矿物结合特性、气候响应机制及微生物生理影响等多个维度,建立了土壤有机碳研究的系统认知体系,其前沿性的研究发现为碳循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本次交流会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平台,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为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创新视角。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就研究方法、数据解析等实际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侯升林所长表示,此次活动实现了科研前沿探讨与学术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未来,研究所将继续聚焦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深化交流合作,为农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参会青年科研人员普遍反映,此次交流既拓展了学术视野,又掌握了实用的论文写作技巧,对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