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5 20:05:33
 
English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才队伍
  概况  
  农科英才
  人物简介
  博士后合作导师
  专家行动
   您的位置:人才队伍  >> 专家行动
精准脱贫的践行者——记张家口市崇礼区南窑村第一书记马平

[个人小传] 马平,男,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博导,二级研究员。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2016-2017年任张家口市崇礼区南窑村第一书记。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省直“优秀共产党员”。
       
        马平,是全国植保领域知名专家,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主持人、国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众多头衔和荣誉的科学家,却肩负起了精准脱贫工作任务,2015年底,当组织找他谈话征求意见时,他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当即同意任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这一声承诺就让他与张家口崇礼区南窑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年年初,在接受培训之后,他带着组织的重托,踏上了进村的路,越走心情越沉重,崎岖的山路还有厚厚的积雪,时不时车也无法行进,需要清理路面才能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村里,看到的竟是与发达地区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格格不入的一幕,村委会破落的房屋已是危房,村里的路冰雪融化,裹挟着牛羊粪便的泥泞,一同送工作组进村的乡党委书记刘建民后来透露,他当时觉得城里来的工作组也就是走走过程,没有人能在这里长住。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从小在城市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马平带领两名队员,不仅住下来了,而且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入驻南窑村的当天,马平带领工作组的刘敬科和连继成开始了入户走访。之后的一夜未眠,让他陷入沉思:自己是农业科研工作者,根在农村。可是这么多农民守着“摇钱树”受穷,很心痛。同时,也让他渐渐地理清了思路,首先要把自己融入到百姓之中,帮助村民树立“我想富、我要富、我能富”的观念,明确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思路,教会他们种养殖知识和本领,扶持起致富的智慧,才能真正让这里的群众脱贫致富。
        随后,他带领党员干部冒着崇礼初春的严寒,清理街道、修建公厕、宣传禁牧、整饬村容村貌,争取帮扶资金建起新村委会。“工作时的那份投入,让人感觉这位驻村第一书记靠得住……”该村村民谢有军说。尽管如此,在经过调研提出种植架豆作为产业脱贫项目时,还是遇到了困难,因为村民已经习惯了“等、靠、要”。为了让大家转变观念,马平拿出了农科人的看家本领,选村党支部书记刘志禄和村民杨军、谢有军、吴越、刘占贵等做科技示范户,从选种、育苗、管护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当年,全村50个架豆大棚,平均每亩大棚获利一万元左右,杨军家的3亩大棚,总共获利3.6万元。到2016年底,仅大棚架豆,就让全体村民平均增收3600元!马平同志已经成了村民信得过的好书记,村民杨军说:马平书记讲的道理接地气,他教的技术在种植管理上非常奏效,让我们有了主心骨儿,相信他能帮大家走出困境。崇礼区区委书记王彪在考察该村扶贫工作时非常欣慰地说:“南窑村工作组作出的成绩和经验值得我们区里其他工作组学习借鉴”。
        2017年,工作组的两名队员换成了李春敏和尹伟平同志,组长仍由马平同志担任,情系群众、真帮实扶的劲头和干劲没有变。这一年,村里架豆种植大棚已达150个,同时,种植了30亩露地架豆,规模上来了,如何有序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可持续脱贫致富”定为长期工作目标,探索“贫困户+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传统作物和特色果蔬产业。但是, 7月2日突如其来的特大雹灾,让刚刚看到希望的村民心凉了半截儿,马平站在地里看着被砸成光杆的架豆焦急万分,但他心里清楚不能让天灾熄灭了村民的希望之光。一方面,他第一时间联系区民政局和扶贫办,申请获得了扶贫猪和兔以及救济款,初步缓解了村民的焦虑和失望。另一方面,他带领工作组在田间反复观察,制定架豆救助方案。通过多方联系,从大连购买了专用营养剂,从单位运来了自行研制的生物农药。在短短20余天的精心对症救治下,架豆很快长出了新叶恢复了勃勃生机,在架豆收获时又赶上了好价钱,实现了大灾之后大丰收:露地架豆收入超过5000元/亩,大棚架豆收入超过10000元/亩,仅架豆产业一项就实现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引进草莓、马铃薯、生菜、甘蓝、藜麦和蛋白桑等新作物新品种,其中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管理,为致富闯出一条新路。种植的蓝色鼠尾草搭配油菜花,与蓝天、白云、草滩和人工森林交相辉映,探索“深度旅游”新途径。科技扶贫的力量凸显,提振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劲。
        两年过去了,再到南窑村,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近处丰收的景象和不远处森林草滩与蓝天、白云构成的一幅美丽画卷。CL新材料建起的村委会,院内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夜晚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庄,村里第一次有了卫生室、公共浴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和垃圾箱,焕然一新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有人们的观念和精神风貌。驻南窑村工作组在马平同志带领下连续2年获得“河北省精准脱贫先进驻村工作组”荣誉称号。马平同志两年期满离开村子时,走出贫困的村民自发的齐聚广场敲起锣鼓、扭起秧歌,“马书记一定再回来”的声音不断,那场景真得很让人感动。
        他虽然人离开了南窑村,但心一直惦记着那里的群众,经常与接任的工作组交流,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几次回村走访群众、指导生产,如今架豆产业已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新民居建设又顺利完工,住进新房子的村民脸上多了自信,多了笑容。




来源:院人事处     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审核:李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