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 院
 

 

一、 项目来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 研究起止时间:2002-2005

三、 主要完成单位:河北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四、 主要完成人:路璋 赵凤梧 李慧敏 范庆书 王有增 李爱国

五、 鉴(审)定时间:2003年

六、 审定单位:农业部品种审定委员会

七、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3

  旱稻新品种“夏旱51”是一个适合于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河北中南部以及陕西南部一年二熟制地区旱作种植的夏播旱稻新品种。栽培方法基本同于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一生无须水层,耐旱高产。在低洼易涝地区,更有优越性。是发展旱作农业的又一新兴粮食作物。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粳型旱稻新品种,抗旱性强,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抗胡麻叶斑病,适宜旱作种植。在黄淮地区麦茬稻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06天。株高86.8cm,株型较紧凑,苗期叶片上冲,叶色深绿,生长稳健中后期生长旺盛,分蘖力成穗率较高,抗倒性较强。穗长15.1cm,每穗总粒数88-9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5g左右。

抗病性:叶瘟3级,穗颈瘟7级,胡麻叶斑病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5%,长宽比1.6,垩白米率90%,垩白度27.1%,胶稠度71mm,直链淀粉含量16.1%。

  2.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国家区域试验黄淮麦茬稻早熟组产量比较试验及大区生产试验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一名。2000年在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4.1kg/亩,比对照种“秦爱”增产21.1%; 2001年平均产量363.5kg/亩,较对照增产17.3%;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6kg/667 m2,较对照增产20.0%。

  3. 栽培技术要点:

    夏旱51栽培管理,基本同于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其要点是早播种、保全苗、治住草,浇好关键水。整个生育期间,以促为主。整地播种:麦收后,因地造墒,施足底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5-10公斤。并辅之施入硫酸锌1公斤,硫酸亚铁1.5公斤,硫酸钾5公斤。将肥料撒于地表后,进行旋耕或耙盖。适宜播期为6月5日至6月20日,提倡早播;播种深度,2-3厘米,不宜深播。亩播量(旱直播)7-10公斤。可采用小麦12行通用播种机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后出苗前用“旱稻专用除草剂1号”200-300毫升/亩进行土壤封闭。

   田间管理:旱稻生长期间适逢雨季,但抽穗灌浆期间,是水分反应敏感期,如连续干旱,要及时浇水。全生育期分二次追肥,第一次在5-6叶期,第二次施于孕穗期。每亩总追施尿素15-20公斤,可遵照前重后轻的原则,进行安排。提倡趁雨追肥。病虫害防治:“夏旱51”对胡麻斑病、稻瘟病抗性较好,一般不用防治。对稻飞虱、卷叶螟虫、蝗虫等虫害,根据虫情,用甲胺磷、一便净等农药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亩用药50-75公斤。收获:籽粒落黄变硬,可用小麦联合收获机、小麦割晒机或人工进行收割,无需专用器械。


 

>> 返回上一页

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街656号 

邮政编码:053000 联系电话:0318-2138694 传真:0318-2132437 EMAIL:hbhzs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