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河北省棉麦套作智能化机械化生产观摩与测产现场会在邯郸曲周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研究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陈常兵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吴传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宋国立研究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郭进考研究员,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刘伟站长,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王建合研究员,以及邯郸农科院相关科研人员、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植棉大户参加。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强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棉花所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高效复种岗王永强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棉麦套作种植模式及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现场演示了套作模式下的棉花机械化收获和小麦机械化播种,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经专家现场检测,棉麦套作模式棉花亩产籽棉396.16公斤,结合今年6月同地块小麦亩产559.3公斤测产结果,该模式综合效益较传统单作亩均提高700-800元,真正实现了“棉粮双收”。陈学庚院士在观摩后指出,棉麦套作模式结合智能化机械化技术,是提升土地产出与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针对制约河北省棉花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依托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以轻简高效、绿色智能为出发点,在筛选适宜作物品种、优化栽培管理模式、研发配套农机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了棉麦套作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显著提升植棉效益。该技术作为2025年河北省农业主推技术在河北的邯郸、邢台、沧州、唐山等地示范推广,为稳定河北棉花面积、实现粮棉双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